浯溪摩崖石刻:文化+科技 让石头会“说话”
2024-11-28 19:45:53          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 | 编辑:陈小玲 陈灵芝 何艳飞 | 作者:谭俊杰 欧勇强 陈 斌         

【口播】湘江边的浯溪摩崖石刻受千百年的雨水侵蚀和风化,不少字迹已很难辨别清楚。当地通过数字化修复和保护,建成石刻数字博物馆,让石头会说话,让游客看得懂。

【同期记者 欧勇强: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通过多媒体、VR、光影互动等多种形式展示,带给大家一个看得清、看得懂、能交互、能体验的摩崖历程。

【同期声】市民 杨铁军有些看不清楚的石碑,在这里可以看清楚,还能详细地显示所有石刻的信息和内容,特别方便我们游客了解浯溪摩崖石刻文化。

【正文】浯溪摩崖石刻集中保存了唐代至民国的摩崖石刻505方,汇聚了一代代文人雅士的激扬文字和书法作品。由于石刻表面出现风化、字迹模糊,祁阳市与马栏山文化数字创新中心合作,采用数字修复技术为所有石刻建。他们从数十个方位对每块石碑采集上百张照片,通过高精度数字成像,可以还原刻痕深度在0.01毫米以上的石刻文字让石刻上消失的痕迹重新显现。

【同期声】湖南省马栏山文化数字创新中心秘书长 孔皓:像有一块石碑当中有个字看不清楚了,也没有拓片,那这个字就没有办法找到是什么字。但通过我们的数据修复工作,我们就找到了这个“进”字。

【正文】在新建成的浯溪摩崖石刻数字博物馆,游客只需点击碑刻的图片就可以查看这块碑刻的作者、年代、内容等详细信息,还可扫码下载保存分享拓片。技术人员还参照历史古籍古画,将曾经的浯溪风景复原,借助VR设备漫游复原的浯溪八景,交互开发云游浯溪。

【同期声】湖南省马栏山文化数字创新中心秘书长 孔皓:“文化+科技”的杠杆作用下,我们不仅能够更好地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,更能通过产业化的方式,让文化真正活起来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动力。

【同期声】祁阳浯溪碑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处副主任 尹艳丽:还可实现云书法云刻碑以及沉浸式体验碑拓等乐趣,真正拉近了碑刻与游客之间的距离,实现文化+科技+旅游+研学的高度融合。


责编:陈小玲 陈灵芝 何艳飞

来源:祁阳市融媒体中心

  下载APP